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于书燕连忙上前抱住母亲,许氏睁开眼睛,看到女儿,有些惊讶,她连忙起床。

  “娘,院子里乱糟糟的是怎么一回事?”

  于书燕见母亲还能自个儿起来,瞧着是没有大碍,心下一安。

  许氏叹了口气,说道:“刚才你大伯一家过来了,说咱们家就一儿一女,儿子好打猎,女儿嫁了出去,家中我一个在家,无人守门户,打算将大房二儿子过继给我做儿子,我自是不肯,你二堂哥已经十八岁了,跟你大哥同年,我为何要过继一个这么大的儿子。”

  “我就觉得倒是你大伯家里三个儿子,都到了婚配的年纪,可是他们家还是以前你爷爷奶奶留下的老屋,三个孙子一成家的话,你爷爷奶奶家住不下,家中又无余银,眼下三个孩子的婚事就不好办了。”

  “今个儿他们一起来的,就乘着你爹你大哥昨个儿进了山,避开了他们,觉得我好欺负,先说要过继,之后又说要借粮,就几兄弟跑咱们家里到处翻,还好我们将银子藏得好,不然今个儿就翻走了。”

  许氏说得轻松,于书燕却听出了一肚子火,大伯一家自私自利,只占着好处,没好处占就强抢,当真以为她父兄的弓箭只对付野兽不成?

  “娘,我这就去找大伯将家中米粮要回来。”

  于书燕松开许氏的胳膊,二话不说就要往外走,许氏连忙起身拉着她,“燕儿,别胡闹,如今你是嫁了出去,你的一举一动可都代表着秦家,你婆母向来好面子,做善人,必不会准许你去的,再说到时传出什么风言风语来,秦家也不会好受。”

  “这事儿我想过了,待你爹这一趟回来,我就叫你爹找里正一起过去一趟,此事还是得说开的,还有咱们的院门也得看紧了,你大哥上次便说要养条狗守门户,我瞧着可行。”

  于书燕一听,一脸的不开心,“娘,你们就是太心软了,我早就说了,大伯一家不记恩情的,以前抢走的粮食,至少还只派大伯娘来,自上次被我打了后,这一下他们一家人都来了。”

  “咱们不能示软,就要震慑一下,大哥有力气,待大哥回来,我跟大哥一起去找三个堂哥,我哥一对三,非把他们打爬下不可。”

  于书燕举着拳头,许氏一听却是噗嗤一笑,“你可是女子,怎么尽说些打打杀杀的事,都是你大哥把你带坏了,以后可不能这么想,打架不能解决问题,再说你现在是秀才夫人,不能落下话柄,要端庄。”

  第60章 俞氏来于家

  于书燕怕母亲再唠叨过没完,只好应下,推着她母亲出屋,“娘,我没有吃晚饭呢,我今个儿陪娘吃饭。”

  许氏一听,才想起天色不早了,以前自个一个人就随意了,眼下女儿回来,自是要做好吃的给女儿吃。

  于是母女两人在厨房里做饭,刚炒了几个好菜,母女两人美滋滋的准备端去正屋吃,院门就被敲响。

  许三娘有些疑惑,她将门打开一看,就见俞氏站在门外。

  “老四媳妇这是回了娘家?”

  俞氏自上次上门提亲外便再没有来过于家,今个儿倒是稀奇了。

  于是许氏朝屋里喊了一声,于书燕舔了舔手指,毁灭了偷吃的证据,才从屋里出来,看到婆母俞氏,呆了呆。

  “娘,您怎么来了?”

  俞氏心情却不好,面上却带着笑容,“老四媳妇忘了呢,明个儿是齐老夫人的寿宴,你跟知县夫人说得来话,自是要一起去的。”

  “娘不是带大嫂去的么?以前都是这样的。”

  于书燕还以为俞氏会带大嫂去呢,再说俞氏不是恨死了么,就等着休她了。

  俞氏听到这话,心情更是不好,若不是你嘴巴子会说,会与人打交道,她也不可能带她出门,本来就是要休了的媳妇,不过在休了她之前可以借着她能说会道的嘴巴与这些官夫人熟络了再说。

  于是俞氏笑着说道:“你大嫂要管家呢,明个儿就你跟着去了。”

  许三娘一听可高兴坏了,秦家婆母想带女儿去见识见识一下,那证明是认准了这个儿媳妇了,那可是好事一桩,家中四个儿媳妇,只带了自家女儿前去,不就看得出来么。

  这不女儿才回娘家,这婆母还亲自来接了。

  于是许氏二话不说迎着俞氏进了院,“正要吃晚饭,一起来吃吧。”

  俞氏正好也饿了,闻到院子里的饭菜香味,勾起了味蕾,就顺了许氏的意,一起进了正屋。

  于书燕当真感觉到不可思议,她这一世可是又懒又倔又作,所有的坏毛病都出来了,她婆母居然还要带她去参加寿宴,今个儿还亲自来接她回去,还登门吃饭,前一世可不曾在她家吃过饭,甚至都没有踏进门第二次的。

  于书燕进了正屋。

  八仙桌前三个人,各坐一方,气氛却有些诡异。

  今个儿炒的是腊肉、腊鱼,还有一盘清菜,味道却是重,辣味十足。

  于书燕吃饭的时候却见她婆母辣得直皱眉,她心情忽然好了不少,还故意的往俞氏碗中夹菜,最好是辣死她。

  俞氏也不拒绝,吃完一碗饭,辣得不行了,又添了一碗,待她放下碗筷,已经吃了两碗饭,可比在秦家时吃得多。

  俞氏向来说吃饭八分饱,向来显得端庄得体,今个儿却有些失态,但于书燕心情大好,她恨不得将里头的辣椒尽挑给她吃。

  于三娘的心情也很好,亲家能上门,她很高兴的,而且这位俞氏出身秀才之女,一向不在外头吃饭,今个儿却似乎与传言中的不同。

  许氏收拾碗筷起身,俞氏拿出手帕抹了一把汗,说道:“想不到于家的饭菜如此可口,今日着实失态,多谢亲家款待。”

  这就算款待了?

  原本开心着的于书燕一脸诡异的看着她,确定说的是真心话?

  还真是的真心话,虽然后头的款待有些恭维,但俞氏是第一次这么敞开了肚子的吃,以前在秦家,她身为婆母,要给底下的媳妇做榜样,自然吃饭也好,做事也好,都有章法,也讲分寸。

  而且秦家人多,得照顾各人的口味,所以饭菜自然味道中和了,事实上俞氏是一个爱吃辣的人,到了这于家,想着许氏对她也不熟悉,老四媳妇迟早也是要被休掉的,倒也不必在意,于是她反而吃得很随意。

  许三娘听到这话可高兴了,不过是一顿家常便饭的事。

  饭后于书燕要跟俞氏回秦家去,可是她很担心着大伯一家还来闹,于是她让俞氏在院里等她一下,她匆匆的往村尾去。

  就在村尾荒凉处,看到那儿一座破烂的茅屋,茅屋里出来一人,正是小石头,此时正赶着鸡入笼,想不到都养上鸡了。

  于书燕走过来,两兄妹都出了茅屋迎接她。

  “大石头,我能要求你帮我个忙么?”

  于书燕一路走得急,此时出了汗,带着婴儿肥的脸上红扑扑的,令石泉看着呆了呆,他脸颊红了,十五岁的孩子也有点小心思。

  石梅立即接话,“燕子的事便是我们的事,尽管说便是。”

  “你们以后多去我家里转转,尤其是我父兄都不在家的时候,我怕我大伯一家又来找我娘的麻烦。”

  兄妹两一听,立即点头,石泉急切的说道:“燕子,你放心,你的事我一定会放在心上的。”

  于书燕松了口气,看着两人,就见两人似乎有些不同了,身上的衣裳没有半个补丁,还喂养了鸡,于是问道:“你们最近可好?”

  “挺好的。”石梅抢着答,“燕子,你上次说让我们先还了舅娘的养育之情,上次我们找村长一同去了,舅娘说养育之恩岂能说报就报了,这么多年,以后再细说,村长也无法相劝,此事就作罢。”

  于书燕一听,面色冷下来,看来他舅娘已经开始打两人的主意了,于是想了想说道:“那既然此事办不好,那你们就先将茅屋建好,两人先好好地过日子,到了年底,当着全村人的在给你舅舅送一头猪去吧,报恩就该敞亮的报。”

  石家兄妹又有些不懂她的意思了,为何要送一头猪,这么多肉舅舅一家也吃不完,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会不会不太妥当。

  于书燕却是摇头,“报恩是要报的,人要存着善念,但是也得让村里人知道不是,毕竟你们舅娘将你们养大,这也是给你舅娘长面子,还有以后逢年过节,比如中秋节,也是可以送礼的,同样也得敞亮的送,瞧着过年尚早,你们就中秋节的时候送一头猪吧,到那儿你们可存到这些银子?”

  第61章 贺寿

  一头猪得费二两银子,大概能存到吧,可是还得建屋子住,或许他们再勤快一点还是能成的。

  于是两人应下了。

  于书燕从街尾回来,就见俞氏还等在于家,看到于书燕这么晚回来,心情虽然很不舒服,脸上却是不变,与许氏道了别,婆媳两人就往桃花村走。

  一路上俞氏一句话都没有说,与先前在许氏面前尤如两个人似的。

  到了秦家院,俞氏理了理整齐的衣裳,身姿挺直,走在于书燕的前头进了院门,进去后,院里看到两人,还以为婆媳两人吵架了呢。

  于书燕也不想揣摩俞氏的心思,反正她就是要我行我素。

  这一夜各怀心思的睡下了,第二日俞氏要带着于书燕去参加寿宴,毛氏的脸色都变了,她站在俞氏身边,手都在抖,看于书燕的眼神里更加让她看不懂。

  于书燕发现自己前一世错过了不少细节,记忆中的大嫂似乎对她还不错,也向来温和有礼,一直都是跟在俞氏身边,便是与庾县官夫人相处,也都是游刃有余。

  可是这一世在她看来却并不是,她很拘紧,也没有特别的有口才,若要说她的好,便是她很秀气,知道沉默是金。

  俞氏穿着一身黎色衣裳,发髻梳得高,人却看着很低调,一支素银簪子,交代完两个媳妇好好在家里做事,她便上了马车。

  随即于书燕也利落的上了马车。

  马车内,俞氏将于书燕打量了一眼,发现她又穿着那套鹅黄色的衣裳,面色有些不好看,“你就这一套衣裳呢?”

  于书燕如实点头,“这是我爹弄了一张好皮子卖了钱才给我和我娘扯了新布,所以只做了这一套。”

  “你爹娘给你做的新衣?”

  俞氏一直以为是四儿用私房钱给媳妇买的。

  于书燕点头。

  俞氏不说话了,心情却莫名的好了,看来四儿也不是一味的向着这个老四媳妇,那就好。

  路上俞氏又交代道:“今个儿知县大人要到下午才能回来,昨日与老四去了福城见盛大儒去了,所以下午来的宾客恐怕会更多,咱们最好能留到下午,到时见的人多了,咱们也能留个熟面孔。”

  “以后老四是有前程的,这些交际应酬自是少不了。”

  于书燕点头。

  俞氏还等着她说点什么,却见她点了头便不说话了,俞氏只好直接问道:“你上次与知县夫人说上了话,今个儿你可有法子与齐老夫人说上话?”

  “这个得看时机,不一定能说上话,毕竟今个儿来的人多,咱们这么突兀的上前说话,像是要巴接知县大人似的,咱们家也不能这样。”

  于书燕的话正中了俞氏心坎,只是她是希望这个儿媳妇想法子与齐老夫人搭上话,俞氏自认为还是有一点交际手段的,不过却是有些寻路无门。

  俞氏一路上再也不开口,似乎还有些情绪,于书燕却装作没有看到。

  直到马车到了齐府门外,就见府门外停了不少车辆,到处都是人,衣裳五颜六色,都是上等好布料,非富即贵的人物都来了。

  婆媳两人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俞氏心中紧张,手中不知不觉将手绢攥紧,于书燕却是落落大方的陪伴在她的身边。

  遇上有人向俞氏打招呼,她也带着一脸的笑意,这些人大多是不认识俞氏的,但上次避署宴上认识的人,还是有些人给他们打招呼,只是也只限于点头之交。

  直到遇上了主薄夫人孙氏,孙氏一看到于书燕就朝她召手,于书燕立即带着俞氏往孙氏那边去,想要容入贵圈,想来主薄夫人是个契机,也省了不少事儿。

  孙氏与于书燕聊天,看到她又穿了这一套衣裳过来,心思有些微妙,再看他们的礼,也有些独特,只由身边的长工拿着,一个小小的袋子装着,瞧着也不出彩,不知是什么。

  那边典史夫人看到孙氏在,也过来了,李氏朝于书燕点了点头,还颇意外的问道:“你们也收到了请帖?”

  俞氏一听到这话就来气,她们为何不能收到请帖。

  “那日避署宴上知县夫人亲自给的,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呢。”

  于书燕像是随口一答,李氏却心思动摇,莫不是齐知县如此看重小三元的秀才公?看来这两人还是有此手段的。

  李氏旁边站着的女儿小何氏却是朝于书燕看来一眼,那日宴上的恨意不减,这会儿还生着气,难怪李氏会这么问了。

  一起入齐府,主簿夫人送的是一张山河画屏,典史夫人送的是前朝大儒遗作,着实文雅又费心机,那管事的见是真品,还犹豫了一下,许是不敢收,后来又怕闹笑话,便仔细的将礼品一一记下了。

  临到了秦家送礼了,就见俞氏从长工手里接过一包东西交到了齐家管事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