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有人看到秦楚,连忙说道:“秦兄,今日倒是不曾见到你家夫人。”

  “你们没有见到?”

  大多人都点头,许是昨日那些人将秦楚媳妇长得美貌的事传开,接下来整个县学里的秀才都跑这边来看了,不过却扑了个空,然而秦楚却忍不住笑了起来,活该你们扑空。

  秦楚骑着马高兴的往城东去了。

  旺兴街头,于书燕从马车上下来,取下幕离,便进了布庄。

  布庄里上半日的生意也不错,许是昨日派的香囊有了成效,来了几波客人,虽然买的不多,却也是有了人气。

  一家人坐一起吃了饭,接着于书燕开始整理布版的柜台,许三娘和石梅却开始做衣裳。

  下午于书燕在铺里头,到时下午看能否引来贵夫人亲临。

  而秦楚却在这个时候回到铺里头,看到自家媳妇穿着得体得端庄,一张秀气的脸上却是灵动的漆黑眸子,秦楚便觉得万分庆幸,媳妇儿这一世还是在他身边的。

  于江全看到女婿归来,问他可否吃了午饭,见他吃过了才没有说去食铺买吃的。

  秦楚在铺里头坐了一个晌午,目不转眼看着媳妇忙碌,许三娘得见,忍不住好笑,成婚也有一年了,这女婿却是越来越宠着她家女儿,如此甚好。

  下午秦楚还得去县学里头,他有些不舍,却还是被于江全催着去了。

  一家人守着铺子的时候,下午来了几人,她们身上穿着便看得出来是哪位富户家的正夫人。

  这几人是昨个儿的手帕交推荐来的,今个儿看到于书燕身上月牙白的布料,于是又点着要买这布料,然后又选了几样,满载而归,之后到傍晚都不见有人再进铺门。

  对面的布庄倒是来来去去的有不少人光临,他们做了久了,有些老熟客,也怪不得人家生意好,于书燕站在门口朝对面看去,直到里头穿着长衫的东家现了身影,于书燕愣住。

  这人不正是刘二郎么?当初她还扮成媒婆骗过此人,正好此时对面之人也看到了她,两人四目相对,对方也认出她来,忍不住伸手指着她,半晌放下,必定是认出她先前假扮媒婆一事来。

  还真是巧,与刘家布庄打对门,想起自己刚重生归来时,当时差一点被刘家人骗去嫁给了残疾的刘大郎,于书燕思及此就特别的生气,若不是有秦楚,她爹和大哥还被关在牢中。

  既然是刘家的布庄,那也可不能放过他们,不仅为了自己的生意,为了这个仇她也不能手软才是。

  于书燕转身入铺子。

  而俞氏与毛氏当日回到家中,毛氏手中忽然多出的香囊却是令吕氏和史氏羡慕不已,为何每次婆母出门只带大嫂前去,大嫂虽然是书香之后,可是这样偏着心却是让史氏很不舒服。

  第156章 史家想开铺子

  想起以前在娘家时做姑娘的时候,史氏要穿什么要的衣裳没有,布料都挑好的,香囊那更是想要多少都有。

  可是嫁到秦家后,她只能穿着粗布衣裳,还得干不少农活,每每想到这儿,史氏便想回娘家,更想将秦乐一同带回娘家做生意去,做商户有什么不好的,吃得好住得好,徒有一个名声能当饭吃啊?

  史氏待丈夫歇晌的时候,她便勤快的倒来热水给丈夫洗脚,接着又说起大嫂带回来的香囊,说起镇上和县城的热闹,秦乐一听,倒也心动。

  “夫君,改日咱们两一起去一趟镇上如何?如今是冬季,农活很少,你一日不下地也是可以的。”

  秦乐被媳妇一说,倒是动心了,想了想便说道:“明个儿家中还有长工在,我明个儿陪你去镇上逛逛。”

  史氏一听,高兴坏了,连忙补充道:“到时在我娘家吃了午饭再回来,夫君,咱们也好久没有回家一趟了。”

  秦乐想想,于是从怀里拿出自己存了许久的私房钱交到媳妇手中,“别跟娘说,到时你给娘家买些吃食一同带去。”

  一看才五百文,史氏心想着他们史家什么没有,五百文能做什么事儿,但是还是很开心的接下了,只要将丈夫拐回娘家,再让爹娘好好劝劝,万一丈夫同意在镇上做生意了呢?

  于是第二日秦乐背着俞氏带着媳妇去镇上了。

  镇上的史家布庄和粮庄,生意不断,史秋英的父亲史荣,此人年纪若五十上下,却是娶了两房,正房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叫史志中,继承他的家业,正管着铺里头的生意,还没有成亲。

  而妇儿史秋英却是已经嫁入秦家,也正因为这样,史家的门第高了些,史老爷有些看不上普通的商户女做自家的儿媳妇,于是儿子的婚事不知不觉耽搁了。

  史老爷纳的二房妾室,跟他多年,生下庶子一位,上一次征兵役时,庶子被征走,这位姨娘便精神不振,一病不起,眼下人瘦得不成模样,大夫了花氏想着庶子被征走一事,于是同意让这位刘姨娘入门,住到正房来,她亲自照看一下,也是为了稳住史老爷的心。

  今日女儿女婿回娘家,带来不少吃食,史老爷特意早早的从铺里回来,看到秦家女婿上门,心情就大好,还生怕邻居不知道,便在门口放了炮竹,让不少人都知道了。

  整个史家个个都高兴坏了,只有这个刘姨娘却是目光淡淡地看着他们笑,眼神着实隔应人,于是花氏便叫刘氏回后院去,没事就别出来,早早将自己的身子养好才是正经事儿。

  刘姨娘一走,花氏便拉着女儿说道:“我瞧着这个刘姨娘怕是活不了几日了,那庶子被征丁后,她便精神不正常,定南将军去岭南平反,有去无归,必定是死在了路上,所以说女儿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些事能忍则忍着,只要占着正房的位置,总归有一日会风水轮流转的。”

  史秋英岂会不记得小时候这个刘姨娘有多受宠,那会儿史家的下人只认得刘姨娘却不记得史家的正妻,个个都是看刘姨娘的脸色行事,耐何她只生了一个儿子,结果老来还被征了兵役,当年的风光转瞬没有了,人老色衰,谁还会怜悯于她。

  “我呀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也有这么一个好女儿,很知足了,英儿啊,你要争气,赶紧为秦家生下一儿半女的,也能坐稳这正妻的位置来。”

  史秋英一听,点了头,“娘,我知道的,我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家务繁重,娘,能不能跟爹帮我劝劝秦乐,让他陪着我来镇上住着做生意,这样我也不必看婆母的脸色。”

  花氏一听,伸手指向女儿的额头,叹道:“那可是你丈夫的母亲,你万不可在秦乐面前说这样的话,咱们是商户,秦家人怕是看不起,你四弟还要考状元,此事怕是行不通,你且忍一忍吧。”

  “不啦,娘,能不能帮我说说呗,真的很辛苦。”

  花氏见不得女儿辛苦,只好应下,帮她去说说。

  秦乐在史家吃了午饭,想着家里还有事,他们还是早回去吧,不然就被母亲知道了,到时就难以解释了。

  只有逢年过节各位秦家的女婿才准回岳家去,平素没有什么必要的情况下是不去岳家的,毕竟秦家的田地多,这些儿子也得下地干活,岂能窜门子发懒去了。

  秦乐要走时,史老爷将他叫进书房,便说起由史家开铺子支援他们小夫妻留在镇上的事,秦乐一听,心情便不好了,先前媳妇说了几次,都被他严声制止了,此时史家再次提出来,秦乐心中越发的不满,只好委婉的说道:“爹,此事不是我不答应,而是家中情况不准许,我家田地多,家中几兄弟都会下地干活,我若是搬来镇上做生意,其他几兄弟必定会生了想法,何况父母尚在,自是不分家的。”

  三房自然不能分家了,他们史家还得巴接着秦家四房,借着秦秀才的名声呢,将来他若是中了状元,史家也水涨船高。

  被秦乐这么一说,史老爷也不好再劝了,于是同意他们先住村里头,至于女儿,虽然心疼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承狗,也只能这样。

  从史家出来,史秋英便不高兴了,原本以为将丈夫拐加家中,父母再劝劝,再让秦乐看到史家的富有,以为他会动心,没想到秦乐如此坚定,为了秦家的名声,绝不去行商,却是令史秋英一脸的恼火。

  夫妻两人开心的去,却是一脸恼意的回来,秦乐发现这一趟去的目的并不单纯,自然是气不过,决定以后都听母亲的,只有逢年过节再去岳家一趟便是。

  牛车停在秦家院门外,史氏从牛车上下来,也不看丈夫一眼,便转身入了院门进西屋里躺着去了。

  毛氏正好从厨房里出来看到三房的模样,她似乎猜到了一些什么,史家是商户,有钱,必定生出一些心思来,好在婆母在这一点上是公平的,一切都以秦家的名声为前提,家中子女自是不能行商人低贱之事。

  第157章 好看的衣裳

  此时的县城里头,于书燕对自家的生意很是挂心,眼看着要到腊八节了,她要秦楚帮忙写的招牌也写好了,她将招牌挂上却是将红布遮了起来,等到开张那日再揭开。

  于是她开始盘算着腊八那日是不是可以让邀请主簿夫人来一趟呢?

  想来知县夫人比较高傲,自是不会来的,那县丞夫人也结交的不深,指不定也不会来,与其这样那就只请主簿夫人孙氏吧。

  于书燕在铺子里头选了一匹素锦坐上马车去了任主簿府上,说起来上一次任主簿帮了她不少忙,她也无以为报的。

  孙氏一听到是于书燕上门求见,立即叫她进来,两人在花厅见面。

  于书燕将素锦送上,便说了说上次一事,感激的看着孙氏,孙氏却是摆手,“我又没有帮你什么,不过是给你行了一个方便而已。”

  “只是不知你这么快就做上生意了,还在旺兴街头开了铺子,那边的铺子不好租吧,那儿人气旺,生气大多不错。”

  孙氏这么说着,拿着素锦一看,双眸一亮,问道:“你这面料从何而来?”

  “从苏杭两地进来的,若是夫人喜欢,下次再送几匹好布过来。”

  “不,我去你铺里瞧瞧,有好布我便买些回来,你铺里有多少这样的好布?”

  镇铺之宝还是有的,就是数量有限,于书燕也不世藏着了,便说道:“还有数十匹,皆是上等好布,其中雨花锦有四匹,素罗三匹,云雾绡三匹,还有其他的布料有不少。”

  孙氏一听,便说道:“你所说的这些布料我都要了,这些整个庾县都没有吧,你这货源进得好,以后你铺里来了好货,记得通知我一声。”

  孙氏家中产业里也有做布料的生意,若不是为了照顾她的生意,还当真没有必要将这些布料都买下了。

  至于整人庾县,想来是少有的,这些布料以前大多在京城流行,也是她要求的,但的确很贵,随便一匹都得上百两银子。

  于书燕将自家铺面的开张时间说了,孙氏答应了她一定会前去恭贺,到时看看她这些布料。

  于是于书燕留在了任府吃午饭,吃完饭后,又陪着孙氏去喂鱼,孙氏忽然说道:“知县大人最近纳了一房妾室,听说这位妾室是知县大人的表妹。”

  所以说还是将那白莲花表妹给纳了,想来知县夫人王氏会有些难受吧,先前还想着将表妹介绍给她家秦楚。

  孙氏叹了口气说道:“知县夫人最近时常召我前去,瞧着心情不是很好,我最近陪着知县夫人,却也有些力不从心,这天气一天一天的冷下去,就算是置办宴度,夫人也不是很开心,书燕可有点子能逗知县夫人开心一些?”

  于书燕想也没想的说道:“我听说京城贵女都擅马术,何不带夫人去马场赛上几场,或许心情就好了。”

  “啊?京城贵女都如此么?”

  孙氏倒是不知,她又没去过京城,哪知会是这样的。

  于书燕却是点头,“这样吧,我今日回去便给知县夫人做上一套骑马装,保证她见了会高兴,然后明个儿夫人再带知县夫人去马场便是。”

  孙氏一听,来了兴致,“那书燕给我也做一套骑马装,哦,还有你,你明个儿一同前去如何?”

  一个晚上做三套么?那她娘和石梅要辛苦了,重点的是于书燕的马术不行,她骑马应该可以,可是也不曾走远过,但马术自是不行了。

  于是于书燕将自己的难处说了,孙氏一听,只好答应了她,“你的马术不成,我的马术也不成,女子谁会去学马术,多是琴棋书画,守在闺房之中。”

  可是京城里的贵女却并不是这样的,她们生在北边,向来飙悍,甚至以马术而自豪,每年皇室中会举行几次这样的活动,马术得冠的,还能得到皇上的夸赞与奖银。

  于书燕从任府回来,很快在纸上画下两套骑马装束,石梅和许三娘一拿 到画稿一看,只觉得这两套衣裳前所未见,但看得出来,穿在身上必定英姿飒爽,帼国不让须眉之感。

  一个晚上要弄出两套来,还不是平素知晓的,虽然得了两人的尺码,但可想而知,今个儿夜里石梅和许三娘别想睡觉了。

  于书燕有些过意不去,先前只想着做一套,便这么定了时间,没想孙氏也动了心思,她只一同应下了。

  第二日骑马装做好,于书燕坐上马车后亲自去了任府,那会儿孙氏正准备出门去知县府上接王氏。

  当于书燕拿出那套绛紫色的骑马装给孙氏换上时,孙氏立即来了精神,手中拿着长鞭,穿上了皮靴,头个挽了一个利落的发髻,整个人出来都变了模样,连着孙氏身边的下人都忍不住夸赞道:“夫人英气逼人,帼国不让须眉。”

  孙氏听了后,心情大好,在镜前转了一圈,问于书燕如何,于书燕点头,还有一套石榴红配上绡纱的骑马装,便叫孙氏给王氏送去的。

  孙氏开心的去了,于书燕却直接去了城东的铺里头。

  这一日的生意差不多,派发了三日的香囊,于书燕便也不再弄了,这几日铺里的生意慢慢地有了人气,她也很欣慰。

  门口优惠的布款多了三款,里头有两款专门拿来做斗篷的,很受人亲睐,她优惠的这几款布都是按成本价卖的,没有赚什么银子,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而且优惠到开张那日,于是这些街头的行人被吸引进铺面,却是将对面的的布庄生意给轻意的抢了去。

  刘二郎是一个会做生意的人,再借着岳家在县城里的势力,于是联合于家布庄左右两间铺面的东家去酒楼吃饭商量对策。

  到了酒楼的包间里,刘二郎便说明自己的来意,那两位东家却是一脸担忧的说道:“此人能租下这铺面,恐怕有后台。”

  刘二郎一听却是笑了,“我看着他们不过是走了一点儿运道,于家我最是了解了,他们就是庄户出身,初在县城,根本就没有任何后台。”

  第158章 毛俊生想做生意

  那两位东家一听,心思为之一动,着实,这铺里头也少看到年轻的东家出没,莫不是就是于氏一家人在这儿经营中,当真是碰巧了才租下的这好铺子不成?

  若是这样的话,他们可以将对方弄走,然后再将铺子租下来,谁不想扩大自己的生意,先前这间铺子卖的是首饰,正是这左右两边东家都恨着的对象,这两人之间也有较量的,这铺子落谁手中,谁就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