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刘二郎很快看出两人的想法,连忙出来劝道:“咱们三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前来的,我看这么着吧,只要你们帮我赶走这于家布庄,这铺子你们两人共同租下,一分为二,为各自铺面扩大一些,你们看如何?”

  这两位东家一听,觉得还算满意,于是答应下来,于是刘二郎在两人耳边低语了两声,两人听了,面上露出喜色来,若是这么办,真的能将于家布庄赶走,那简直是太好了。

  商量好后,三人从酒楼出来,到了酒楼门口便立即分开,那左边首饰铺子的黎东家最先上了马车,生怕被人看到,坐上马车后便直接回黎府去了。

  而右边首饰铺子的周东家却是若无其事的从酒楼直接回到铺里,看到隔壁的于家布庄生意红火,心里却是暗笑,等着吧,再过不了几日,你们也没有什么得意的,待他们拿到了这间铺子,便与黎家给分了,初来乍道,做生意可不是这么好做的,不就是个庄户出身,也不知从哪儿弄到一笔本钱,就想学着他们开铺做生意,当真是痴心妄想。

  而刘二郎却是最后回到铺子,入门时便朝对面的于家布庄看去一眼,接着冷笑出声,于家大兄被他设计落入了匪窝,如今整个于家都会被他的计谋弄去牢中,想跟他们刘家斗,当真是自不量力。

  于家布庄里今日很热闹,书燕卖了不少布,她在柜台前算数,于江全在点数,许三娘和石梅却在八仙桌前做成衣,他们打算多做几件斗篷,到时穿身上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

  而石泉却是去码头打探去了。

  虽然眼下还不到关家船队过来的日子,但码头上的消息不能断,有些倒卖的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石泉提着烧饼到了码头,随便找了一处地方坐下准备卖起来,就看到不远处又在卖烧饼的那人,他穿着长衫,一副读书郎的模样,这会儿看到他,竟然定了定神,接着朝石泉大步流星的走来,石泉疑惑。

  那人来到石泉面前,面上露出喜色来,上前说道:“这位大可贵姓?”

  不是在码头卖烧饼,大家伙的叫来叫去,他还不知道他姓啥?也太刻意了些,于是石泉说道:“叫我石头就是。”

  那人连忙说道:“原来是石头兄,我姓毛,叫毛俊生,也在码头卖烧饼呢。”

  石泉已经看到了,不可置否。

  但是毛俊生却是不甘心,接着说道:“石头兄,我上次看到你半夜在码头接船,你们做的是什么买卖?”

  仅毛俊生这一句话,原本打着呵欠的石泉连忙收住,一脸惊色的看向他,接着拉着他来到一处避静处,石泉面色微冷,沉声问道:“你知道些什么?”

  毛俊生连忙说道:“上一次我看着你们也卖不动烧饼,于是出于好奇,当日我也没有回家,然后我都看到了,为此事后回家还病了一场,养了好几日病,到昨个儿才开始来码关卖吃食。”

  石泉可不关心他病不病的,重点的是那天夜里这家伙看到了?他居然没有发现,也太可怕了,此人到底是何目的?

  石泉接着问道:“你想要什么?”

  毛俊生一听,连忙说道:“我想跟着石头兄弟学做生意,石头兄弟可否带上我?”

  石泉听后却是冷笑出声,这人是不是脑子坏了,他凭什么带他做生意,跟他非亲非故的。

  “我若说不呢?”

  石泉练了功夫,从小到大又干农活,身子结实,这会儿十五岁的少年郎,长得高大壮实,真要弄倒眼前这个文弱书生不成问题。

  果然毛俊生发现了危险,连忙倒退了两步,一脸的戒备,于是说道:“那我就将你们的事传得人尽皆知。”

  石泉一听倒吸了口气,居然还敢危胁他,真当他不发威是只病猫呢?

  石泉一拳砸在旁边的石头上,只见那石头砸出一条裂痕,没把毛俊生吓死,这还是不是人干的事,一拳把石头砸开了,手却没有流血。

  恐怕连着于书燕都不知道,跟着她爹学打虎,首先力气第一位,几拳下去不能砸死老虎,就等着自己变成虎食吧。

  所以石泉旁的没学多少,但是这力气却是练了出来,再加上吃得好了,少年郎的力气正盛,这一点不算什么。

  毛俊生吓得哆嗦出声,小声说道:“石头兄,千万别动怒,我只是……我只是没办法了,这烧饼没法卖,就见石头兄还能做别的生意赚钱,便想着跟石头兄取经,跟着哪怕能赚一点点也是好的,我本是庄户出身,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罢了。”

  石泉一听对方也是庄户出身,心下一软,便问他住哪儿,得知对方还是秀才之家,只因父亲老迈,招收的学生少了,于是家中的银两也少了,于是他才出来做商户行商赚银子的。

  或许他可以招募此人在码头帮着守,只是他们做的是倒卖的生意,不能让人知道的,此事他还得回去同书燕说说去。

  于是石泉拒绝了他,叫他好好卖烧饼,以后他不跟他抢生意便是。

  毛俊生见状,也不再纠缠,却是起了心思,你不让我知道难道我还不会看么?等他看出了门路,自己也跟着做便是。

  毛俊生这么计划着,于是又回到了自己的牛车边,而石泉这一日便不怎么卖烧饼了,好多让对面的毛俊生多卖一点,这一日毛俊生倒是破天荒的将烧饼卖完了。

  傍晚石泉回到柳树街,一进家门,就闻到满院子的吃食香味,今日莫不是吃牛肉不成?

  第159章 生意好点子

  石梅从厨房端着碗筷出来,看到大哥,便高兴的叫他入堂前吃饭。

  这会儿秦楚和于江全坐在八仙桌前,翁婿两人正聊着天,石泉一进来,于江全便看到他,说过几日打算带他上山打虎去实地练练。

  石泉原本藏着心事,想要将那毛俊生的事向于书燕说说的,这会儿听到师父的话,吓了一跳,想起上一次师父打虎时的模样,连忙摆手,“叔,不成,我还要帮着书燕去码头办事。”

  于江全却是笑出声,“你这不是怕了吧?别怕,我家那小子十岁便跟着我上山打虎,当时也吓出尿来,后来比我还勇猛,打过一次便能壮胆了。”

  然而石泉却不成,吓得腿都软了,并找着借口说因为于书燕的事没办成,正好进屋的于书燕听到,于是帮石泉开脱,主要是她也不想让父亲入山,眼下正值冬季,入山也辛苦。

  终于有于书燕帮着证明,石泉松了口气,见师父不再留意他,他便悄悄地出了堂房,来到于书燕的身边,小声说道:“燕子,今日遇到一位童生在卖烧饼,人看着很老实,他想跟我们一起学做生意,你看——”

  “不行,咱们做的是倒卖生意,一但被人发现商机,咱们便不能再做下去,何况咱们借 着关家的名头,那关九本来心中有愧没什么,也就顺势而为,可是此事一但传到关家当家人的耳中,不仅关九有事,便是咱们也麻烦了。”

  于书燕一脸的严肃,说得石泉原本想要说下去的话只好噤了声,想来燕子说的对,他不能再节外生枝了。

  于书燕接着说道:“除此之外,你这几日去码头记得帮我留意一下秋季送银炭的那位瘦管事,大石头,你还认识他的吧,就是那人了,一但看以他的船来了,立即过来通知我,对方一定带来了好炭,做生不如做熟,想来那人看到我必定会卖给我的。”

  石泉一听,立即点,铺子是开起来了,倒卖的生意也不能少的,这倒卖的生意最是容易赚下银子。

  第二日于家人接着去布庄守着铺子,这几日的生意不错,一家人对于做生意是充满了信心。

  于书燕在铺里头整理着布料,最近好销的几款,多是她们三人身上穿着的,她娘这么一打扮,当真是好看极了,将她爹都给迷住了,难怪当年娘会被选上秀女,便是到了中年,她娘也如此的美貌,额头上的伤疤可以用鬓发遮掩起来,带上首饰,与这城里的贵夫人不逞多让。

  于书燕将不好卖的几款布料翻出来,许是颜色不得人心,她站在柜台前细细思量,许三娘却走过来,说道:“这几款布料恐怕适合做肚兜。”

  “啊?”

  于书燕惊了一跳,“娘,你当真以为是这样?”

  许三娘点头,翻开布料说道:“小石头的绣功不错,且按着我的要求做几块出来,呆会看这些夫人们的反应。”

  于书燕立即点头,离着铺面开张没有几日了,她想做一个大促销,正好这几款布料或能派上用场。

  于是三人在铺里忙了一日,做成了成品后,于书燕看到了那漂亮的肚兜后,不免惊叹,“娘,如果我们将这几款布料都绣好,指不定还能成衣。”

  许三娘却是笑了,“留一点儿,这此夫人们看到这布料的好用处,她们自然还有别的想法,咱们不做成衣。”

  于书燕的脸颊微微一红,她想起前一世在京城的时候便曾听过这闺阁里的女子为了留住丈夫会有不少手段,这衣饰上也有各种不同而借此引起丈夫的兴趣。

  于书燕立即点头,于是她将那肚兜挂在了显眼处,这些夫人和小姐们一入铺门便能看到。肚兜还是最普通的,倒也能入眼,可是借此一事,于书燕又起了新意,她或许可以多进一些这样质地的布料,她倒是记得几款闺阁之物。

  前一世请的从宫里退下来的嬷嬷,教了她不少东西,甚至连宫里娘娘穿的都会告诉她,或许她也可以做一些这样的成衣来呢。

  于书燕很快在纸上画了起来,她先画的是诃子,只及胸口的内衣没有带子,露出漂亮的肩膀,男子伸手一拂便能将衣裳解开,接着她又画了一件合欢襟,露出整个后背,能看到腰部明显的女性线条。

  待于书燕从画稿中抬起头来时,就见自家娘亲和石梅已经看呆了去。

  “唉,教坏了小石头,她还不曾及笄,就要面对这些。”

  于书燕看着红着脸想看又不敢看的石梅,接着却是笑了起来。

  许三娘老脸一红,说道:“燕儿,这衣裳谁敢穿。”

  “为何不敢,在自己丈夫面前,没有什么不敢的,又没有干伤天害理的事。”

  于书燕说得理直气壮,而许三娘和石梅却是不敢再多看。

  在傍晚时分,任主簿府上派下人过来,原来孙氏昨日陪知县夫人王氏去了马场,她为两人准备的骑马装派上了用场,王氏很喜欢,便是孙氏也觉得好极,同行的几位夫人都过来问她们两的骑马装是谁做的,如此心思巧妙,于是孙氏顺带的给于家布庄打了个广告,不少夫人听后,都说要来于家布庄买布料。

  这一次孙氏派下人过来,还有一事便是给她和许氏一起送请帖的,听说这一次庾县有一个赏梅宴,看着天气,大概是要下大雪了,赏梅宴上必定能看到雪景,问于书燕可有好的斗篷款式,或者她可以利用这一次的赏梅宴将于家布庄再推销出去。

  于书燕一听,心情大好,立即回了帖子,还打赏了任府的下人,那下人匆匆离去。

  第二日,于书燕几人正在铺里头做那合欢襟与诃衣的样版,正好遇上几位贵夫人过来,这些人正好是这一次与孙氏去马场的几位夫人,她们道明来意,原来是孙氏推荐过来的,她们想做骑马装,过来选布料,改日再陪着知县夫人一同去马场。

  第160章 有人闹事

  于书燕亲自为她们选了几款好布,这些夫人们正看着布料,有眼光的发现挂着的肚兜,面颊一红,见铺里的于江全和石泉守外头揽客去了,便问起这肚兜的布料,正好于书燕做了合欢襟和诃衣的样版,便也一同拿了出来,这些夫人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里衣,脸颊越发的红了,却是抢着要买的。

  转眼间先前不好卖的几款布料被于书燕以高价卖出,同时她们各自订走一套样版,私下里再多做几套去,这可是好东西,平素看着一脸端庄雍容的贵夫人们,眼下却没有半点形象可言,好在铺里没有男子,也不算失态。

  这些夫人们买走了样版,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多出了一些银子给于书燕,以后恐怕这种东西会在贵圈里流行起来,当然这些夫人有愧于于书燕,以后说起这里衣来,必定会说到于家布庄了。

  有舍才有得,于书燕只做布料生意,从没有想过自己创意的点子被别人得了去,她不想做成衣,她只要于家布庄的生意好起来,这点小创意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贵夫人一走,对面的刘家布庄里的人便看到了,这些夫人们原本一直光顾刘家布庄的,还有这条街上的其他布庄也是,这些东家看着她们满载而归,便有一种肉痛之感,这些客人都被新开的于家布庄给招揽了去,也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手段,这才开铺子便有了这手段来。

  刘二郎站在铺门口,心情有些不好,看来他们的计划早点实施了,一但等对方的铺面生意越来越好了,他们恐怕就要斗不过了。

  此时在于家布庄外的左右两间首饰铺子门开了,黎东家和周东家从铺里头出来,这几位贵夫人他们也是知道的,不是普通人,平素在刘家布庄逛完,必定来他们的铺面再买些首饰,今个儿却是个例外,她们笑得一脸开心,却并没有多做停留。

  三人隔着街道对视了一眼,于是点了点头,于家不可留,旺兴街的生意不是这么好做的,若没有一点后台,就别想在此地立足。

  傍晚时分,于书燕在柜台前算帐,今个儿他们赚下二百两银子,而且卖出去的皆是这不好卖的布料,果然她娘提的建议极好的,居然能将这些布货给销完,年前关家船队大概还会来一船吧。

  于书燕这么想着,就盼着这一批货能尽量的卖完,如今手上能用的现银却并没有多少。

  于书燕将帐本合上,接着又在纸上画了起来,要参加孙氏的赏梅宴,到时她们三位女眷一同前去,三人都穿上新衣,至于斗篷的样式,她有不少,于是她将款式画了出来,根据三人的身高与模样,各设计出一款出来。

  京城里的贵女最是怕冷,北边厚厚的雪地里行走,不仅抱着暖炉入怀,还会穿上各式的斗篷,这些款式是一点一点修饰,越来越精致起来,尤其后来在京中流行了胡服的骑马装后,所有的衣裳都经过改良后,全部变得利索起来。

  如若这样,她或许还可以为知县夫人与孙氏一同设计两款衣裳就在赏梅宴上穿,先前两人不是喜欢骑马装么?那她便再改良一下,想来他们会越发喜欢的。

  于书燕一边思量着一边作画,自从跟着秦楚识字后,她跟着学作画,读书能令人眼界开阔,她这一世却是受用了。

  于书燕将手中的画稿拿起吹干,仔细的看了一眼,接着才交给许三娘细看,许三娘一生勤检,没有见过多少衣裳款式,以前是能吃饱穿暖便好,现在日子过好了,对这些上等的好布料也见惯不惯了,不知不觉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看完后,对女儿想出来的衣裳很欣赏,只是她担心庾县的夫人们会接受不了,毕竟这些衣裳不是宽衣广袖,而是窄袖束腰裙装,穿上身自是好看的,很洒脱很方便,也着实体现了女子优美的线条,就是怕他们接受不了。

  于书燕却叫母亲别担心,待衣裳做好,再给她们送去,她们若觉得不好,必定不会穿去那日的赏梅宴,至于她们三人自然要穿得不一样些,这样才能彰显她们的不同。

  有了于书燕的画稿,许三娘和石梅便开始裁衣,当天她们三人挑选了好看的布料回了城东的柳树街院子,黄昏后,秦楚打马归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石泉今日没有去码头,心里一是记挂着,明个儿自是得去。

  夜里于书燕夫妻躺在床上,她将孙氏邀她去赏梅宴一事说了,那日全是女眷出行,秦楚自是不方便前去。

  秦楚得知赏梅宴就在城郊,便也安心的让两人去了,想到媳妇还是会一点儿功夫的,多亏得这些日子的教导,便是更加的放心了。

  第二日清晨,许三娘送走女婿,于家人才吃过早饭,这会儿往旺兴街去,到了旺兴街头,时辰尚早,不少铺面还没有开门,这会儿于家布庄算是开门最早的了。

  开了铺门,许三娘和石梅两人便守在铺里头做针线活,石泉却赶着牛车去了码头,先前于书燕交代石泉去寻银炭的商人,这几日都不曾寻到,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这银炭正是眼下行销之物,开了铺面也不能将这倒卖的生意给荒废了才是。

  而于江全却守在铺外头,他对这个生意可上心了,生怕女儿第一次做生意做不好,这些日子已经看到铺里头生意不错,心中略安,却还是忍不住到门外去拉生意。

  可是就在这个儿时候,大清早的从那街头怒气冲冲的来了两位庄户,他们朝于家布庄赶来,于江全得见,心中略惊,不知两人来意,但他却认出了其中一人,正好是刚开铺的那几日,女儿和小石头去街头送香囊去了,而守铺子正是他和妻子。

  当时小石头送完香囊回来后便带来了一伙人,这两人中的一人正是那次来过铺里头的,买卖走了几匹好布料,只是这两人今个儿大清早的过来,瞧着模样不是过来买布的,反而像是过来寻麻烦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