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第224章 想做教谕

  盛瑜一听,有些生气的说道:“学以至用,理该报国,岂能贪图这小家,楚儿的决定,为师却是不许,我看了楚儿的文章,便是后年会试与殿试,都是不成问题的。”

  于书燕也想这么说,他不但不成问题,还能中状元,想来秦楚这话不仅盛大儒听了生气,要是公婆在,听了也必定生气。

  秦楚轻叹了口气,说道:“师父,我不去会试,也自有我的理由,不过就晚三年出士,师父,你便准了我吧。”

  若不说个好理由出来,想来盛大儒会更加的生气,他盯着秦楚数许,只好说道:“想来你已经深思熟虑,但是我还是叮嘱你一声,你后年出士,朝中尚有你的师兄们帮着你,必能顺风顺水,你要晚上三年,我实在想不清你为何要如此遭踏自己的前程。”

  秦楚垂下头去,于书燕看到他异常坚定的脸,心里头也有些疑惑不解,秦楚到底有什么心事,他从来不曾在她面前提起过这些,他为何要做这么大的改变,他竟然想摧迟三年出士,三年的时光,有太多的变化,而且他十九岁中举,二十岁弱冠之年出士刚刚好,不早也不晚,他为何要说早了些?

  盛瑜显是被秦楚给气到了,知道这个弟子一但做下的决定,那就是谁都劝不回来的,一直以来师徒两人同心,学业上盛瑜最是放心这个弟子,可是就是因为这样,弟弟忽然的反常反而令盛瑜不安,他到底是什么理由而做下这样的决定,他做下这样的决定,家中父母可曾知道?

  原本这一顿饭吃得很是和谐的,可是因为秦楚的决定,盛府二老都不是个滋味儿,盛大儒在收下秦楚为弟子之时,便意味着盛家在京城的人脉,盛瑜所有的弟子人脉皆可为之所用,在这么好的条件下,秦楚更应该好好把握才是。

  一顿饭吃完,陶氏见师徒两人还有话要说,于是拉着于书燕说去后花园里赏花,最近来了新品种是木槿花和蜀葵,带着于书燕看去。

  盛府的花园着实大,但是于书燕也没有心思赏花,她还在想着刚才秦楚的那番话,为何这一世不同了呢?是因为她变了,所以改变了秦楚吗?

  秦楚与上一世也不同了,若是因为她改变,而让秦楚也跟着改变了么?想起上一世入京城时的彷徨,那时候她便想要是秦楚没那么快高中,她是不是还能多陪在爹娘身边几年。

  可是这一世秦楚着实改变了,他的确不再想着马上出士,也没想着马上去往京城,可是于书燕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反而是担心。

  陶氏带着于书燕上了花园的凉亭,有下人送来糕点,陶氏指着西南角的一块花圃说道:“瞧瞧,那便是蜀葵了,紫粉红白,倒是好看极了。”

  于书燕朝她指的看去,花的确很好看,这花园很大,不仅蜀葵好看,便是其他品种的花也极为好看的,坐在这凉亭上便是香气怡人,这才是大府邸,倒是让她思念起京城里的花园。

  在外头与人交际,若无必要,皆是婆母带着大嫂一同出门,她在家与宫里退下的嬷嬷学习,没事之时,便在那后花园里摆弄,三嫂还曾笑过她,便是做了丞相夫人,也仍然像个庄户,这府里头那么多的下人她不用,她自个儿动手,那些下人背地里都不知道笑话了她多少次了。

  然而于书燕却并不觉得什么,不过她的这些事也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在贵圈里却成了笑料,没少被人笑过,直到宫里的贵妃娘娘也曾亲自下手种植自己喜欢的花,一时间没有人敢再笑话她了,反而以此为朴素做为传扬。

  陶氏见于书燕一脸愣愣地,便是叹了口气,说道:“可是在想楚儿的提议?”

  于书燕缓过神来,她点了点头,的确是在想着前一世的事。

  陶氏看着花园里的花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且等着,别着急,楚儿向来有分寸,他必定是有苦衷的,待你师父问问便知道了。”

  于书燕只好点头。

  这一日她陪着陶氏,陶氏心宽,开头有受秦楚的话影响,后来便没有了,带着于书燕一起做了花糕,两人亲自动的手,也是于书燕第一次与陶氏如此亲近,原来陶氏如此和煦,连这花糕都是自己动手的,当年那些京城贵夫人笑她做什么,果然还是看着她身份低微,故意嘲笑她的。

  晚上的饭桌上,多了几盘花糕,秦楚颇有些意外,饭先不吃,却是尝那花糕去了。

  而旁边坐着的盛大儒却没有了响午那会儿的郁闷,似乎解了心惑,与先前初进门一样,没了心结。

  这一顿饭是当真吃得欢喜,到了夜里,于书燕夫妻两人跟着管事的去了侧院芙蓉居,进了内屋,于书燕便忍不住问起秦楚为何不参加会试的原因。

  秦楚却是拉着她的手坐下,一脸温柔的看着她,“你不希望我们在家乡再多呆几年么?依着我的才识,考取功名应该能成的,既然如此,不如在家乡多呆几年,咱们一起多陪陪爹娘,陪陪师父师娘,不好么?”

  好是好啊,问题是就算他考中了,她也不会跟他回京城去,她还在筹谋着跟他和离呢,所以这跟她什么关系,只是她不希望他错过了三年的士途之路,三年时光,他都能坐丞相位了,要是晚上三年,还能这么刚刚好么?

  “可是你的前程不要了么?人家能考中的,巴不得早点考上,多出来的那几年在官场之中便能多历练几年,我想师父和师娘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你后年一定要参加会试。”

  于书燕想到他将来的成就,她就有点儿着急。

  秦楚反而笑了,“怎么燕儿也担心起我来了,你越是担心我我越是不想这么急着入官场,在家乡多呆三年吧,明年乡试我若中了举,便打算在庾县做教谕,我知道崔教谕要去府学了。”

  “他要去府学了吗?”

  于书燕有些意外。

  秦楚点头,“对,到时我便能留在庾县了。”

  第225章 被贵女为难

  原来他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可是也太突然了些,想起他上一世的成就,她就忍不住想开口相劝,可是很快于书燕又反应过来,这个负心汉一但得了功名便花了心,她为何要劝了,不是他过得越不好她越高兴么?

  等他三年后再入朝为官,到那个时候他就得不到丞相位了。

  于书燕这么一想,便不劝了,甚至还笑了起来,“也好,那你可以多呆三年了。”

  接着于书燕掀被上床睡觉去了,秦楚却是坐在那儿呆了呆,有些不明所以,媳妇这怎么前后变化这么快呢,是被他劝住了?

  第二日,秦楚陪着盛瑜出门应酬去了,于书燕却陪在陶氏身边,陶氏最近迷上了看戏,福城从外地来了一个戏班子,戏班子里头有个乾旦坤生的名角,唱得那叫一个好的,最近这位名角扮演的虞姬很有韵味,在福城的贵圈里传开了。

  于书燕便陪着陶氏一起看戏,好不容易请来的戏班,听说最近的排戏被贵圈的夫人们都将日子给定了去。

  于是与陶氏交好的几位夫人便也跟着来看,她们身边带着正值芳龄的女儿,这会儿看到陶氏身边神态端庄大气的于书燕,都忍不住来问这人可是京城来的贵人。

  陶氏一听,笑了起来,“你们这眼神儿,这可是我盛家弟子秦楚的妻子,刚成婚一年。”

  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众位夫人与小姐都变了脸色,于书燕看着她们的神情很是精彩,她算是看明白了,平素这些夫人们与师娘交好的同时,也有一些想法的,比如带自家的女儿过来,想让师娘多看两眼。

  瞧着盛家也没有未成婚正适龄的儿子了,而膝下也只得秦楚一个徒弟,想来就是奔着这个徒弟来的。

  于书燕收回眼神,扬起了唇角,秦楚果然是招桃花呢,走到哪儿都受这些贵夫人欢迎,以后中了状元,那还得了。

  戏班起了锣,众位夫人的话题也止了,全神贯注的看戏去了。

  这一场霸王别姬是名戏,但是这位乾旦坤生的男旦表演得极入神,便是于书燕瞧过不少的戏,也不由的拍掌叫好。

  那男旦下去了,便有夫人派下人去打赏钱,还有夫人想去后台瞧瞧这位男旦的模样,有几个入戏深的,借着更衣之际便悄悄地去了。

  陶氏瞧见那两位夫人的背影,却是摇头,这里毕竟不是外头的戏班,这里可是盛府,这作派可不成。

  于书燕给陶氏斟了茶,正与陶氏聊着那戏里的情节时,那边有位夫人走了过来,这位夫人瞧着四十上下,那美貌却能看出她年轻时的模样,年轻时一定也是风极一时的美人。

  在这位夫人身边的还有一位小姑子,看模样与于书燕的年纪差不多,说起来于书燕还更显小些,许是她脸上的婴儿肥。

  陶氏看到两人便给于书燕介绍,“这位夫人是汪通判的妻子万氏,身后便是万氏的宝贝小女儿。”

  陶氏的声音很小,乘着对方还没有到身边便介绍完了,待两人过来,于书燕便起身朝那万氏行了一礼。

  那万氏点了点头,将于书燕上下再次打量一眼,笑看着她说道:“听说这秦秀才好诗文,只识那书中的颜如玉,遂不知娶的媳妇却也是如此美貌的女子,如此说来秦秀才不仅有书中的颜如玉,也有室中的美娇妻。”

  这万氏真会说话,她说完从于书燕身上收回目光,朝自个女儿看去一眼,宠溺的说道:“你不是说想见见秦秀才的妻子是何模样,这不,秦秀才娘子正好在,不如你与她去花园里玩玩。”

  那少女立即上前,叫了于书燕一声姐姐,声音娇柔中带着一丝傲气。

  于书燕朝陶氏看去,陶氏朝她点了点头,于是她起身与那少女进去后花园。

  才入花园,那少女见左右没人,立即侧首看向于书燕,原本娇美含笑的脸上立即变得一脸的严肃,她将于书燕上下打量一眼,瞧着她穿着紫色的褙子,衣料还是杭绸,颇有些看不起的说道:“一个庄户人家还能穿上杭绸,许是盛夫人给你置办的吧。”

  “什么颜如玉,美娇妻,我瞧着我娘当真是高抬了。”

  少女冷哼一声,接着说道:“我听君文姐姐说你与她比试马术,却耍了诡计,害我君文姐姐在庾县丢了丑,我瞧着你也就在庾县这一点能耐,如今来了福城,那可是我跟君文姐姐的地盘,你在庾县欺负的君文姐姐,你会一并讨回来的。”

  那少女瞧着一脸的生气,于书燕却反而笑了,看着她问道:“那你想怎么报仇?”

  那少女想了想说道:“马上就是余城的击鞠赛了,到了击鞠赛那日,你敢不敢来?我与你比一场。”

  于书燕一听,挑眉想了想说道:“若是我不去呢?”

  那少女一听,急了,“你若敢不去,你就别想离开福城,哼,我父亲是巴东郡通判,君文姐姐的父亲是巴东郡的知州,你欺负了知州大人的女儿,还想安生的回庾县去,真是天真。”

  于书燕一听,却是一脸的轻松,她要回庾县去,谁敢光明正大的拦,如果敢拦,她一个庄户出身还怕把事情闹大,到时丢的也是这两位贵女的脸,她借着盛家的面子,也没人敢说的。

  “那算了吧,我还是不去参加击鞠赛了,我对这个没兴趣。”

  于书燕一脸风淡云轻,那少女却是气红了脸,此时盯着于书燕,见她要往亭子里走,她便一把拉住了她的衣摆,“不准走,咱们还没有说清楚呢,你欺负君文姐姐的帐怎么算?”

  于书燕却是将自己的衣摆从她的手中扯下来,笑看着她说道:“我也不走,就去那边亭子里坐坐,叫下人送来点心,咱们坐下来谈。”

  那少女一听,松开她了,于是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亭子。

  少女见于书燕坐下了,她也跟着坐下。

  于书燕朝亭边的丫鬟交代道:“送些糕点过来,还送一个棋盘来吧。”

  那丫鬟立即退下,少女却是一脸的疑惑,“为何要送来棋盘?”

  “下棋啊?”

  第226章 师娘生辰

  于书燕说话轻轻松松,听得少女却是气极败坏,“谁要跟你下棋,我跟你是仇人,我才不要跟你下棋,我现在就命令你,击鞠赛你必须参加,我要让你看看我们余城贵女的风采,我要给君文姐姐报仇,你就等着在击鞠赛上出丑吧。”

  少女越说越得意,于书燕笑道:“说起来我还不会击鞠,这叫我如何下场。”

  少女一听,高兴坏了,原来她不会击鞠,君文姐姐说她的马术也才学不久,她们可不一样,常常有练习的,这么一说,那定能赢了她了。

  “我管你会不会,反正你必须上场。”

  少女越发的得意。

  很快丫鬟将吃食和棋盘送来了,于书燕看向棋盘,说道:“我让三子,咱们玩一局,若是你赢了我,我便答应你的要求。”

  少女一脸的狐疑,小声问道:“你一个庄户出身怎么学会下棋的?”

  “我也是才学会不是,想着我家夫君以后应酬多,自是都要学学的。”

  于书燕一脸淡然的模样,那少女却捂住了嘴,差一点笑出声来,说她蠢还真是蠢,自己才学会还让她三子,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成,咱们一局定输赢,你让我三子的,说好的,不准反悔。”

  少女拿起棋子,于书燕却是干脆的答应了。

  一柱香过去,那站在凉亭外的丫鬟正眼观鼻鼻观心的候着,忽然亭中“哇”的一声哭声,那丫鬟下意识的朝亭中看去,瞧着两人也没有打架,隔着还有一个石桌呢,怎么汪姑娘却哭了呢?

  这些下人们没看明白,就见那汪姑娘指着棋盘,大骂于书燕是骗子,是大骗子,于书燕却是一脸无奈。

  “我是庄户出身,本就没学几日,奈何我天分高,我也没有办法。”

  于书燕的话引起汪姑娘哭得更凶,亭内外的下人却噗嗤一声连忙捂嘴。

  汪曼诗听到噗嗤声,立即收了哭声,朝那些下人看去,一双含泪的美眸里露出凶光,要不是这是盛府,她非把这些下人拖下去打几板子不可。

  汪曼诗没能咽下这一口郁气,只好起身往亭外走,原本雄纠纠气昂昂的想要于书燕答应了击鞠赛,哪知上了她的当,眼下是说不过她了,还是先回去告诉君文姐姐再说。

  人走了,于书燕却是摇头,这些贵女娇生惯养的,不知人间疾苦啊。

  戏看完了,傍晚时分,这些贵夫人走了,戏班子也离开了,府中一下子清静了,晚饭前盛大儒带着弟子回来。

  饭桌上,陶氏忍不住问起于书燕,那汪家小姐为何从后花园里出来时眼睛红通通的,问她又不说是什么事儿,只一个劲的拉着她母亲要回去。

  于书燕忍不住好笑,果然还是孩子作派,汪姑娘也及笄了,可以说这个年纪都可以嫁人做主母管一方府邸了,没想受了委屈却是拉着自个母亲回去,像个孩子似的。

  果然不仅于书燕觉得想笑,盛瑜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汪通判生的这个小女儿当真是娇娇,在外头作客,受了委屈就要回去,像个孩子似的,这要是嫁人了,如何冶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