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公子葭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7 KB   上传时间:2022-01-25 20:08:29

  倩倩远远看见钱雨就扑上去,钱雨抱起女儿笑容满面。

  “爸妈,你们怎么也来了?”

  钱父咳嗽两声,现在再去追究大女儿什么离婚的事就有点底气不足了。毕竟,这么大的厂,这么多的货。

  “我……我就是来看看你这边需要不需要帮忙……”

  钱雨乐呵呵一笑:“都好着呢,前段时间人手不足就又招了点,现在完全忙的过来。”

  钱父有点挫败,怎么感觉现在全家人就他一个挣的钱最少,小女儿就不说了,天生吃做生意这碗饭的,老婆现在卖辣椒酱经营小卖部也挣的不少,端看她今年对自己拿工资给老娘一句重话都不说就明白了。显然是已经看不上自己几十块的孝敬钱。

  大女儿就更离谱,离婚才多久,怎么就变成女厂长了?

  钱母缓了过来就皱着眉头问:“你这边厨房在哪儿啊?这么多人怎么吃饭呢?”

  钱雨有点不好意思:“太忙了,就不自己做饭,让二桃姐家里做好送来的。”

  “你们这不是有大锅?中午抽点时间自己下点粉条,蒸点米饭又不麻烦!”

  丁杰在一边插嘴:“姑你别说了,这里面都没几个女的,个个手艺都差的要死,最开始做过两顿,那个难吃啊!”

  钱母袖子一捋:“那中午别叫刘家送了,去买点材料我来做。”

  大女儿眼看着离婚前那段时间长出来的肉,现在又掉没了,看着都叫她这个当妈的心疼。

  钱雨也高兴,比起以前她妈一看到她就要给她做吃的,她总是心里愧疚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现在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已经能坦然接受父母对她的关爱。

  “行,我叫二桃姐过来。”

  黄老二刚才早看见钱母钱父了,吓的他赶紧跑到晒粉场去。

  没脸呐!

  虽然说他们家老三做的事赖不着他们二房两口子,但想想这些年他们也没对老三媳妇多好,这会儿再见人家钱家的人,黄老二生怕钱母说出来什么难听话。

  倒是刘二桃大大方方的过来,面对钱母明显有点僵的脸也撑住了,笑呵呵跟钱母说些粉条厂的事,算了人头,又很积极的蹬着三轮车回家里弄了一大袋子白米,半袋子面粉,还有几颗大白菜,半桶油,土豆胡萝卜,另外还逮了两只鸡,在家里杀了处理干净一并拿来。

  人在哪个山头唱哪个山头的歌,早几年她也没欺负过钱雨,最多也就是看不上老三两口子糊涂。现在人家不糊涂了,自然没什么说的。不过黄老三确实不像样,她婆婆也不是个东西。她刘二桃既然倒霉进了黄家门当了老三嫂子,那合该补偿补偿,表达一下自己的歉意。

  钱父闲不住,看粉浆池那儿忙不过来就去找了一双干净胶鞋,一套就去跟着干活了。

  丁杰又去门口守着出货,钱母在处理食材,钱晴就拽着周皓跟在钱雨身后到处转悠。

  “等到忙完了这一阵子,我准备沿着周边盖一圈房子,里面也烧上火炕,冬天有时候天气不好,粉条上了冻晒不干的也能移过去一点烘一下。”

  “场地还要再扩大一点,我已经跟旁边那户人家说好了,等到年前就把他的那片农田承包过来,到时候春夏包给别人种红薯,冬天也能解决一部分的原料。”

  ……

  卸红薯的车刚来过,小山一样的红薯堆在院子一角。

  钱雨从中间扒拉出来几个红心的红薯,递给倩倩:“那边有个大灶,你把红薯埋里面,一会儿就能吃烤红薯。”

  倩倩蹦蹦跳跳去了。

  钱晴心里对她姐的魄力有了清楚的认识:“姐,你太厉害了。”

  钱雨一脸笑:“得谢谢你呢,再说这厂子也有你的股份。”

  停了一下,钱雨又提起了明年的打算:“粉条顶多做到年后半个月,再往后天气热了上不来冻就不做了。但是我这么大的厂房,也不能一直空到明年年底,所以我想着再开个厂。”

  钱晴:???

  钱雨看妹子一脸懵,就解释道:“这不是下粉出了好多红薯渣吗?这东西我都攒了一大堆了,总不能一直放着占地方吧。”

  “我找人问过了,说是猪吃红薯渣长的快,我就打算再弄个养猪场,把这些红薯渣消耗一下。正好包下来的地种红薯,到时候还有红薯藤也能喂猪。”

  周皓看书多,这时候是他的主场:“这也是个办法,现在大家还都是自家养猪的多,但市场那么大,生活越来越好,养猪是行的,就是你最好找个技术员来。自家养猪那种几头的随便养着可以,你办厂就有很多事情不一样,活物不比死物,要考虑到很多问题,疾病防治,卫生问题,还有怎么喂养,劁猪,这些都要有专业人员盯着。”

  钱雨点点头:“我准备从农院请个技术员,但就怕人家看不上我这小厂子。”

  周皓略一思索:“我给你问问我老师吧,虽然是中专,但也有相关专业,看有没有人愿意过来。”

  钱雨自己上学不多,对有文化的人很是看重:“行,那麻烦你,就说来了只要能干这个活的,我一个月开一百。”

  一百块相对于进厂的工资不可谓不高,钱雨这里还包吃住,应该会有人愿意来的。

  钱晴犹豫了一会儿才问她姐:“那姐,你打算把养猪场也放刘家村吗?”

  钱雨嘴角一弯:“当然不。”

  事实上她已经看好地方了,在刘家村到梅花镇的中间有一段路,那边有个小土坡,这小土坡正正好卡在刘家村和梅花镇的中间,一部分属于梅花镇,一部分属于刘家村。但总体来说,归属于梅花镇的部分比较多,刘家村就占了不到十亩地的样子。

  她打算把这片坡地承包下来养猪。

  刘家村现在的粉条生意能做是因为刘二桃,养猪的生意可比粉条麻烦,活物一眼瞅不见就能叫人下药。

  她不放心离村子太近,就放坡地上,两边都承包,这样也分担一点刘家村这边的注意。而且那地方离村子远,周围没住什么人家,就算养猪有味道也碍不着谁。小土坡另一边还有一条小河,吃水也不麻烦。

  到时候起个大院,猪栏砌好,只要工人们注意点就可以了。

  钱晴现在对她姐刮目相看,也许生活的巨变就是这样让人成长。钱母在油田上尚且听到几句说她女儿离婚了如何如何的难听话,钱雨这边的压力必定小不了。

  有的人感受到压力就会把怒气压给自己,有的人感受到压力就会把压力还给外界。钱雨显然是后者,她对抗这种压力的方式就是以牙还牙。

  你说我离婚不光彩,那我就非要过的比你们都好!

  你说我一个女的开工厂做不好,那我就非要开一个又一个!

  你说我不就是有几个钱嚣张什么,那我就是要嚣张给所有人看!

  钱晴叹服之余问她姐:“那你开养猪场还有钱吗?”

  钱雨半点不在意:“我再去找银行贷款嘛,又不费事。”

  这次贷款算是让她看明白了,银行的借款针对农户的利息很低,而且借款期限也给的高,一般都是一年以上。

  她粉条厂贷了八千,等到这个月过去粉条厂的盈利都不会低于两万块。

  她把银行的钱还了,等包了坡地再拿粉条厂的设备去抵押贷款,等于本钱是银行给的,她拿银行的钱做生意嘛。周皓管这个叫撬杠杆资金,钱雨觉得说的不错,就是撬杠杆嘛,花小钱撬动大钱。

  随口几句就定下来再开一个厂,钱雨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几个人转了两圈就去帮钱母做饭。

  有钱母在,中午的午饭就很像样。

  人太多,钱母就干脆蒸了一笼馒头,另外拿大盆子闷了一锅米饭。

  两只小公鸡剁开,加上调料炖,再把土豆大白菜胡萝卜放进去,半熟时候丢一把粉条进去。

  香味飘到人鼻子里勾着人的馋虫。

  工人们自带饭盒,打了一碗菜再加上馒头或者米饭,个个都吃的有滋有味。

  往年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农闲时候还能出来挣钱,还能白吃白喝。

  一群人就蹲在院子里吃饭,钱母另外起了一锅丢进去大米和红薯煮粥,米粒和红薯都放的少,谁吃噎了就去打一碗。

  一行人在粉条厂待了两三天,更加深刻体会到钱雨的不容易。

  大半夜两三点钟需要起来把粉条摊平上冻,到了四点钟还要翻面。最后还要在凌晨六点之前把粉条收起来,免得落了露水。

  几个人都跟着帮忙,累得要死。唯一高兴的大概就是倩倩了,晒干的粉条放在火上一燎就变得白色蓬松,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吃到嘴里带点甜味,倩倩玩的不亦乐乎。

  直到最后一天要走,钱父胡撸了几下头发,内心第一次动摇。

  大女儿这儿也太忙了,老婆开小卖部也忙,小女儿现在看着清闲,等到门店开业估计也闲不住。

  他还要在火柴厂里消磨着过吗?

  他这副身板还行,体力活也做得,老婆身体一般都帮着女儿们看摊还发展自己的事业,光是每个月卖辣椒酱都比他的工资要高的多。他就这样干看着?

  临走时候,钱雨悄悄问钱晴:“咱爸咋回事啊?好像有话要说。”

  钱晴这几天一直盯着钱父呢,现在全家都奔走在挣钱的康庄大道上,就钱父一个“后进分子”,天知道钱晴多想把她爸给敲醒。

  “犹豫着呢。”

  不过不着急,她自己的爸自己知道,别的都好,就是碰上奶奶跟他哭就遭不住。也是她们母女三个都不是爱哭的性子,她爸对这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没有认知。

  “等过年时候再说吧。”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过年又是一出闹剧。每年她奶奶都要作一把,今年赶上她姐当厂长,她奶奶不作妖简直是不可能。

  “咱爸是个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就是吃不住咱奶的眼泪。等到他什么时候认识到咱奶一心念着的都是大伯家,咱们再说拉拔咱爸的事。他要拎不清就不管他,让他拿着自己的几十块钱工资去尽情的补贴侄子。”

  钱雨一想到过年就头大:“想到今年要被人围着问离婚,又要被人探究粉条厂是个什么情况我就烦。我今年能不能不回去过年啊。”

  钱晴拍了拍她姐的手,她姐的粉条厂所有人都知道,虽然她比她姐手里的钱多,但是五套门面的事还压着,今年可以暂且逃过一劫。

  “回啊,怎么不回。我给你搭一身,贼漂亮!年前咱俩去烫头发,争取过年期间一定要让他们认识到你非常有钱!”

  钱雨一脸“我妹妹疯了怎么办”的表情。

  钱晴拎着她姐的耳朵耳语几句,钱雨的眼睛跟着亮了。

  “能不能叫咱爸看清楚咱奶的真面目就看过年了,你的目标就是秀,越豪气越好。”

第63章 一更

  进入腊月之后, 过年的气氛就一日比一日浓厚。油田的早市上简直是人挨着人,连去往子弟一小的道路上都占了不少地方摆摊子。

  卖衣服布料的,卖各种腌腊年货的, 卖冰糖葫芦的,做棉花糖的,甚至还有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辆拖拉机, 上面装了好多条大鱼。

  除了正常上班的工人, 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忙活了一年, 过年不得穿点好的吃点好的?妇女们抱着孩子, 拿着小摊上的衣服比比划划,在卖腌肉腊肠的摊子上挑拣,卖鱼的拖拉机前面围上了好多人,在一片鱼腥味里扯着嗓门喊。

  “这一条太小了 ,我要那边那条大的!”

  “五块钱也太贵了, 这就是小孩穿的衣服,小孩子长的快, 穿不了几天就小,再便宜点。”

  “妈, 我要吃冰糖葫芦。”

  ……

  子弟一小放假之后, 钱母就带着倩倩回火柴厂去。现在大女儿的粉条厂已经走上正轨,小女儿这边也没什么需要她帮忙的, 临走之前做了一批辣椒酱,准备拿到油田外面的市场上也卖卖看。

  现在钱母的辣椒酱事业也很红火, 林晓慧那边稳定在一个月要一百瓶,自己吃包括帮朋友带,有没有倒手赚钱就不知道了。还有大院里的人们,也都养成了习惯, 一瓶吃完就去小卖部买。还有夜市上几个摊主,尤其卤味摊老板,拿着辣椒酱配着自家东西卖。一个月钱母光是辣椒酱就能赚好几百,年前太忙,周皓说等到年后就去给钱母的辣椒酱和钱晴的衣服品牌做个登记。

  八三年上半年国家发布了商标法,现在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但周皓觉得这是个关键。款式可以仿冒,但品牌注册了就是自己的。在这件事上,周皓甚至建议钱雨也去给自己的粉条做个登记。

  说起来钱雨的粉条厂,钱晴本来想着钱雨的局面要是不太好就给她牵一下油田食堂的线。结果现在,反而是食堂的负责人尝过了粉条的滋味之后撵着钱晴要货,可惜的是钱雨那边却供不上多少。只能许诺到明年把油田食堂的粉条给供应上。

  丁杰也不用去镇上摆摊子卖粉条了,倩雨粉条厂的粉条一般都是当天出厂直接在门口卖完。别说是Y市,还有隔壁市也有人开着拖拉机来拿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